深圳市因納特科技有限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來,在電子商務、數字經濟、信息產業和新文科等方向,結合中國教育國情和商業運作的實際特點,開發適合中國國情的教育軟件。
公司2018年開始參加協同育人項目,已經與近百所高校緊密合作,支持高校老師在電子商務、數字經濟、信息產業和新文科等方向進行人才培養改革。為推進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建設,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為培養產業急需的高素質創新人才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推進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建設,結合高校緊密圍繞“全面振興本科教育、推進高等教育內涵發展”,特面向全國廣大高等院校在數字經濟、信息產業和新文科方向開展新工科和新文科建設、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師資培訓、實踐條件和實踐基地建設、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項目征集合作。
公司將遵從教育部協同育人項目指導原則,與高校進行深度合作,支持高校在這些領域的相關建設工作,為培養產業急需的高素質創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撐。讓項目有組織保障、流程保障、經費保障和產出保障。關注產業發展前沿,聚焦急需緊缺人才培養,有針對性地設立研究方向,使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更好地服務于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服務于產業轉型升級、服務于創新型人才培養。
擬設立本項目7個。由因納特提供經費、師資、技術和平臺等,支持高校開展新工科和新文科研究與實踐,推動校企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
本項目主要圍繞電子商務、數字經濟、信息產業和新文科等方向深入開展多樣化探索實踐,為數字經濟、信息產業方向培養高水平、快速適應數字產業化要求的信息技術人才,發展數字經濟,推動數字產業化;提高新文科應用互聯網思維和創新思維進行多學科交叉和跨學科融合的能力,探索新文科建設的發展模式和有效途徑,培養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應用型、復合型文科人才。
擬設立本項目7個。由因納特提供經費、師資、技術、平臺等,面向電子商務、數字經濟、信息產業和新文科等方向,將產業和技術最新進展、行業對人才培養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學過程,通過課程設計、實訓體系設計的建設與改革,推動高校更新教學內容、完善課程體系,建成滿足行業發展需求的、可共享的課程資源,并能推廣應用。
擬設立本項目7個。由因納特與高校共同組織開展面向教師的技術培訓、經驗分享、項目研究等工作,圍繞電子商務、數字經濟、信息產業和新文科等方向,將先進的教學方式、教學工具、手段引入培訓內容,并開展具體全國性或區域性培訓項目,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擬設立本項目2個。因納特公司計劃提供自己開發的微商商用平臺,幫助學校搭建微商商用平臺系統,為學生實訓、實踐和實習提供一個新的方式,為老師教學提供一個新的模式。公司還可與學校共同搭建微商商業環境,為使用該平臺的學生提供實習機會等。
擬設立本項目7個。項目面向全日制本科院校創新創業學院,由因納特提供師資、平臺、經費等支持,結合因納特公司技術優勢及資源,支持高校建設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實踐訓練體系、創客空間、項目孵化轉化平臺等建設,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
(1)項目申報人須為本科院校經管相關專業教學負責人;
(2)申報學院能夠充分整合自身的各類教學資源,與自身專業培養方向契合,融入到申報院校的教學團隊、實踐教學資源、實踐教學方法、課程建設和教學管理中
(3)優先考慮數字經濟、信息產業和新文科等方向。
(1)項目申報人須為本科院校經管相關專業教學負責人;
(2)申請改革的課程本身是各級精品課程的優先考慮;
(3)優先考慮數字經濟、信息產業和新文科等方向。
(1)本項目針對方向為:重點在數字經濟、信息產業和新文科等方向,開展有針對性的師資培訓項目,根據實際情況適時實施和調整培訓計劃;
(2)項目申請負責人須為全國或區域內該專業和方向知名學者,所在院校在該領域具有一定號召力;
(3)優先考慮電子商務、數字經濟、信息產業和新文科方向專業教育方向,可以輻射更多高校的師資培訓項目。
(1)申報專業方向為數字經濟、信息產業和新文科專業教育方向;
(2)申報院校提供場地和硬件等基礎建設條件;
(3)院校提供商用的服務器環境和商業環境,優先考慮應用型本科院校。
(1)項目申報人必須為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方向負責人;
(2)項目申報人必須具有2年以上高校實際教學經驗;
(3)要求高校已經開展開設創新創業教育,有創新創業學院設置的優先考慮。
(1)新工科和新文科建設思路和規劃;
(2)專業建設現狀及發展趨勢調研報告;
(3)課程改革方案及成果總結報告;
(4)提供課程實踐教學大綱和完整的實訓體系,包括教學目的、教學內容、課時分配、實驗內容、實訓計劃和實訓操作等,設計每一章節的授課PPT、課后練習及參考答案,以及必要的視頻等;
(5)所設計內容要求明確能公開和共享。
(1)教改課程必須屬于建設目標里學科方向的某一門專業課程;
(2)教改課程要求有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系統化,并具有可操作性;
(3)提供課程實踐教學大綱和完整的實訓體系,包括教學目的、教學內容、課時分配、實驗內容、實訓計劃和實訓操作等,設計每一章節的授課PPT、課后練習及參考答案,以及必要的視頻等;
(4)所設計內容要求明確能公開和共享。
(1)培訓主題設定
(2)培訓課程教學資源設計
(3)培訓案例的開發;
(4)培訓效果評估問卷。
(1)實踐教學基地的物理條件和商用條件基礎;
(2)實踐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案例的開發
(3)學生實習實訓、實習和商用情況總結及效果評估。
(1)完成創新創業教育某門課的實踐訓練項目的開展和實訓體系建設;
(2)通過因納特公司提供的技術支持,結合學校資源,整合出適用于該門課的一套創新創業教育實訓方案,包括不限于授課PPT、實訓手冊、講解視頻或教材等;
(3)提供課程實踐教學大綱和完整的實訓體系,包括教學目的、教學內容、課時分配、實驗內容、實訓計劃和實訓操作等,設計每一章節的授課PPT、課后練習及參考答案,以及必要的視頻等;
(4)所設計內容要求明確能公開和共享。
(1)支持項目數量:擬支持7個新工科和新文科建設項目;
(2)經費支持:擬資助入選項目不少于5萬/項,確定項目后簽署協議,對優秀項目,總支持金額可超過5萬/項;
(3)技術支持:設立項目技術團隊對接負責,在項目開展的一年期內隨時保持雙相溝通和交流,做到交流反饋零延遲。
(1)支持項目數量:擬支持7個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
(2)經費支持:擬資助入選項目不少于5萬/項,確定項目后簽署協議,對優秀項目,總支持金額可超過5萬/項;
(3)技術支持:設立項目技術團隊對接負責,在項目開展的一年期內隨時保持雙相溝通和交流,做到交流反饋零延遲。
(1)支持項目數量:擬支持7個師資培訓項目;
(2)經費支持:擬資助入選項目不少于2萬/項,確定項目后簽署協議,對優秀項目,總支持金額可超過2萬/項;
(3)技術支持:設立項目技術團隊對接負責,在項目開展的一年期內隨時保持雙相溝通和交流,做到交流反饋零延遲。
(1)支持項目數量:擬支持2個實踐條件和實踐基地建設項目;
(2)經費支持:擬資助入選項目軟硬件支持價值總額不少于20萬元/項,確定項目后簽署協議,對優秀項目,軟硬件支持價值總額可超過20萬元以及部分現金支持;
(3)技術支持:設立項目技術團隊對接負責,在項目開展的一年期內隨時保持雙相溝通和交流,做到交流反饋零延遲。
(1)支持項目數量:擬支持7個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項目;
(2)經費支持:擬資助入選項目不少于5萬/項,確定項目后簽署協議,對優秀項目,總支持金額可超過5萬/項;
(3)技術支持:設立項目技術團隊對接負責,在項目開展的一年期內隨時保持雙相溝通和交流,做到交流反饋零延遲。
1.申報者應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平(http://cxhz.hep.com.cn)注冊教師用戶,填寫申報相關信息,并下載《2021年深圳市因納特科技有限公司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申報書》進行填寫。
2.項目申報由項目負責人填寫并手寫簽名,報送所在高校主管部門審查、簽署意見并蓋章后,將掃描文件上傳到項目平臺http://cxhz.hep.com.cn。(如有疑問,請致電協同育人專家組010-58581524)
3.深圳市因納特科技有限公司將于項目申報結束后進行項目評審,并及時公示入選項目名單。(如有疑問,請致電因納特0755-26951051-801,張柔)
4.申報時間:6月28日前在平臺內完成協議確認的項目,教育部將于7月發布立項名單;9月1日前在平臺內完成協議確認的項目,教育部將于10月發布立項名單;9月1日后在平臺內完成協議確認的項目,將不納入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
5、深圳市因納特科技有限公司將與項目主負責人所在學校簽署項目立項協議書,所立項項目建設執行周期為一年,所有工作在協議書簽署后一年內完成。
6、每位老師請申報上述項目中的一項,不鼓勵多項申報。對于之前3年內已經獲得同類資助的教師,不再接受相關項目的申報,但歡迎申報其他未獲得過資助的項目類型。
7、項目負責人提交結題報告后,企業將組織相關專家對項目進行評審驗收,未能按時結題的項目,因納特公司保有追回項目經費的權利。
8、深圳市因納特科技有限公司在項目開展的一年期內,企業將與項目申請人保持良好的雙向交流和溝通,促進建設項目的順利進行。
9、在項目結束之際,企業進行項目評審驗收,目的是對項目進行深度總結,為推廣建設成果奠定良好基礎。
10、申請指南和申請相關信息發布網http://www.psme.com.cn/。
深圳市因納特科技有限公司
2021年06月18日